本地著名的酒瓶紋身師陳綺妮,在三、四年前的一次酒會後,忽發奇想,拿了幾個被遺下的空酒瓶回家,為它們塗上不同的色彩後,開始了一樽一故事的創作路程。每次同朋友飲完一枝酒,都把感受畫在酒樽上,化作回憶,每個樽都勾起了不同的故事。自與酒瓶結緣,她開始為人熟悉,亦曾被邀參加佛羅倫薩當代藝術雙年展2009。
她對於被人用完即棄、生命華麗卻又短暫的玻璃樽,感到非常可惜。面對如何再次賦予玻璃樽的生命價值,她認為除了用藝術手法,也可透過回收計劃讓它們重生。她提到,外國早已有回收玻璃樽的收集箱,相反香港對於玻璃樽回收的處理仍然很落後。
身為一個藝術家,除了只做藝術,也應該對社會有所關注。她表示,將廢物循環再造已是一個回憶,她希望把回憶透過作品轉化成一個訊息。因此,她曾用一百一十個酒瓶組裝成一封信,寄給環境局局長,希望當局注意現時香港玻璃被棄置的情況 環保廢料回收。
然而,本港對玻璃樽回收的意識仍然很低,現時香港僅有一間環保公司把棄置玻璃樽活化,它們會把玻璃樽壓碎,然後混合建築廢料和煤炭,造成環保玻璃磚,重新成為建築用途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